您好! 欢迎访问新盛公司网站
发布日期:2025-09-27
一、目标参数:把“好听”量化
混响时间(T30):800–1200 席会议/报告厅建议 0.9–1.2s(1kHz),音乐/演出型 1.3–1.6s;
语音清晰度(STI):≥0.60;
早期反射时间(ER):20ms 内到达;
背景噪声:≤NR-30;
结构噪声:舞台与观众区隔振处理。
先用简化体积法计算混响,再在1/3 倍频程上迭代材料,避免“只看 1kHz”的误判。
二、材料与组合:吸收+扩散“双轮驱动”
侧墙 1/3–2/3 高度:穿孔木吸音板(8/12/15 孔径)+ 玻纤棉 50mm + 40kg/m³ 密度;
后墙:布艺软包或微孔铝板(αw 0.75–0.85),中央设置二次扩散体,削弱回声;
前场反射:讲台两侧做硬反射墙,保障早期反射;
吊顶:局部“声学云朵”+ 洗墙灯带,兼顾声学与灯光。
材料防火不低于 A2-s1,d0(GB 8624-2012),木饰面基材达 E1,饰面涂装满足 低 VOC。
三、结构做法与关键尺寸
墙板典型构造:饰面板(穿孔/微孔/软包)— 15mm 胶合板找平 — 轻钢龙骨 L50@600 — 玻纤吸声棉 — 防火石膏基底;
龙骨:竖龙骨@600,横撑@800;
缝处理:1–3mm 间隙+ 黑色背衬;阳角铝合金护角;
门窗声学:双层门+ 密封条,传声门 SRI≥35dB;
可维护性:每 6–8m 预设检修板,与机电检修口对齐。
四、机电协同:天花才是“核心战场”
灯具/喷淋/风口 均应落在模块分仓上,避免切板;
风口下方加 声学消声棉与扩散格栅,防“嗡嗡声”;
舞台吊点与幕轨要与主龙骨错开,并增加加固龙骨;
采用 BIM 轻量模型模拟“碰撞”,下发深化节点。
五、施工与验收(GB 50210 要点)
平整度 ≤2mm/2m,接缝直线度 ≤1mm;
抽检板材防火与吸声报告(αw/NRC、A2 级证书);
音响调试后复核 T30/STI,出具第三方声学检测。
六、运维与可变声学
为不同功能预留拉帘/可动吸声屏;
制定“静态”与“演讲/音乐”两种场景的开关表;
软包与穿孔板半年一次除尘,通风口清洗周期 3 个月。
结语: 把“装饰”与“声学”合二为一,报告厅才能既好看又好听。我们提供从计算到深化到施工的整包服务,更多节点图库与清单请访问 **www.xbs5588.com**;项目勘测与方案快审,可在
www.xbs666888.com
留言预约。